分类:华北高校
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1%。
本校2022届毕业生中普通师范生、非师范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1.6%、90.8%)基本持平。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的学院是体育学院(97%),其后依次 是外国语学院(96%)、马克思主义学院(95%)等。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的专业是俄语(100%),其后依次是药物制剂(98%)、体育教育(97%)、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97%)等。...
我校2022届总毕业生人数为4469人。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1507人,女生2962人。男生占比(33.7%)低于女生(66.3%)。男女比例为1:1.97。
我校2022届毕业生以河北(4139人,92.6%)生源为主。其中,省内生源中人数分 布相对较多的城市是石家庄市、保定市;省外生源中人数分布相对较多的省份是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我校2022届本科、专科毕业生均对当前工作氛围、工作内容的满意度较高,但对职业发 展空间、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均相对较低。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学院是表演艺术学院(87.80%)、数字艺术与 动画学院(85.90%);专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学院是艺术体育学院(91.67%)、数字艺 术与动画学院(90.91%)。...
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比例,反映就业质量与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效果的重要指标。我 校2022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1.28%,其中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分别为 61.13%、62.50%。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有38.72%选择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其原因主要是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7.48%)、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22.65%)。...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733人选择升学,升学比例为12.88%。其中,本科、专科毕 业生的升学比例分别为2.20%、51.17%。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艺术体育学院(5.05%)、音乐学院 (3.36%);专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表演艺术学院(74.58%)、新闻传播学院 (70.61%)、影视艺术学院(67.51%)。...
我校2022届毕业生积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来看,超过六成(65.30%)在民营企业/ 个体就业,就业于300人以下中小型用人单位的比例为72.58%。
我校2022届分别有11.72%的本科毕业生、8.97%的专科毕业生在行业一流企业就业
我校2022届多数学院本科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民营企业/个体,其中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比例 (76.92%)较高,此外,国际传播学院、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 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34.43%、32.79%)相对较高。...
我校2022届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相对多元。具体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较高的职业类 为媒体/出版(18.50%),其后依次是表演艺术/影视(16.94%)、中小学教育(11.43%)等。
专科毕业生从事比例最高的职业类为表演艺术/影视(25.86%),其后依次是媒体/出版 (10.92%)、职业培训/其他教育(10.34%)、中小学教育(9.77%)等。
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职业流向和各学院、各专业培养情况基本吻合,例如表演艺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主要为演员、其他演员/演奏者/运动员和相关职业工作...
我校2022届本科、专科毕业生服务的领域均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为26.58%、37.13%)、教育业(分别为 26.24%、27.54%)。
学院专业层面,毕业生所服务的领域与专业培养特色基本相符。例如表演艺术学院本科毕 业生主要就业的行业为表演/体育活动的宣传/策划/保障服务机构、其他培训学校和机构、独立 的文艺创作人员/运动员/演艺人员;艺术体育学院专科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其他培训学校和机 构、体育竞赛组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及相关 服务业;广播影视...
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5.25%,其中本 科、专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73.18%、82.68%。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7.07%,女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1.13% ;专科毕业生中,男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96%,女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19%。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省内生源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4.86%,省外生源的毕业去向 落实率为70.32%;专科毕业生中,省内生源的毕业去向落...
1.毕业生总人数
我校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为569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4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78.20%;专科毕业生124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1.80%。
2.毕业生的性别结构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占36.11%,女生占63.89%。具体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占34.48%,女生占65.52%;专科毕业生中,男生占41.98%,女生占58.02%。...
毕业生总体继续深造人数 10 人,继续深造占比为 1. 14%。其中国内升学 9 人,国内升 学率为 1.03%;出国(境) 1 人, 出国(境) 占比为 0. 11%。
继续深造占比最高的三个学院为经济研究所(继续深造 1 人, 继续深造占比 11. 11%)、 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深造 2 人, 继续深造占比 6.25%)、金融学院(继续深造 2 人, 继续 深造占比 2.35%)。
继续深造占比最高的三个专业为党的建设(继续深造 1 人,继续深造占比 25.0%)、区 域经济学(继续深造 1 人...
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引导毕业生服务“六大区域”战略18 。其中,毕业生在长江经济带就业 60 人, 占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 8.89%,一带一路经济带就业 54 人(占比 8.00%),长江三角洲区域就业 34 人(占比 5.04%),京津冀区域就业 519 人(占比 76.89%),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11 人(占比 1.63%),黄河流域就业 83 人(占比 12.30%)。
学校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对接“四大板块”,积极服务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其...
硕士毕业生总人数为 876人,其中毕业去向落实人数为 780 人,其中签就业协议就业 310 人, 签劳动合同就业 267 人。
...
截至2022 年 8 月 31 日,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人数为 780 人, 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13为89.04% 。其中协议和合同占比 67.47%、继续深造14 占比 1. 14%、灵活就业占比 20.32%,自主创业占比 0.11%。
已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学科门类分别为管理学(322 人,占比92.26%)、 艺术学(322 人,占比 66.67%)、 理学(226 人,占比 80.00%)。...
毕业生总人数 876 人。其中,男生 246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28.08%;女生 630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71.92%。男女比例为 40 :100。
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学科门类分别为管理学 (349 人,占比 39.84%)、 经济学 (253人,占比28.88%)、 法学 (195 人,占比 22.26%)。
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学院分别为法学院(169 人,占比 19.29%)、会计学院(132 人,占比 15.07%)、工商管理学院(128 人,占比 14.61%)。...
从升学院校层次来看, 毕业生升学院校层次为“普通本科高校” (757 人,占比 73.35%)、 “双一流高校” (267 人,占比 25.87%)、 “科研院所” (8 人, 占比 0.78%)。
从升学院校类型来看,毕业生升学院校类型主要为“财经类院校” (534 人, 占比 51.74%)、 “理工类院校” (198 人, 占比 19. 19%)、 “综合类院校” (146 人, 占比 14. 15%)。...
毕业生总体继续深造人数 1124 人,继续深造占比 21.54%。其中国内升学 1032 人,国 内升学占比 19.77%;出国(境) 92 人, 出国(境) 占比 1.76%。
继续深造占比最高的三个学院为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继续深造 66 人,继续深造占比 49.62%)、财政税务学院(继续深造 107 人, 继续深造占比 31.20%)、金融学院(继续深造 93 人,继续深造占比 26.65%)。
继续深造占比最高的三个专业为生物工程(继续深造 20 人,继续深造占比 57. 14%)、 食品质...
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引导毕业生服务“六大区域”战略6 。其中,毕业生在长江经济带就业 219 人, 占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 9.70%,一带一路经济带就业 282 人(占比 12.49%),长江三角洲区域就业 134 人 (占比 5.94%),京津冀区域就业 1778 人(占比 78.78%),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62 人(占比2.75%),黄河流域就业 144 人(占比6.38%)。
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有 2257 人,回生源地就业的有 1496 人,...
本科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含签就业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及其他录用形式) 的人数为 2257 人。 毕业生就业地区覆盖 28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河北省就业人数最多,共有 1336 人(占比 59. 19%),省外就业人数 921 人(占比 40.81%)。省外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地 区分别为“北京市” (383 人,占比 16.97%)、 “广东省” (62 人, 占比 2.75%)、 “天津
市” (59 人, 占比 2.61%)。
从就业单位所在城市来看,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城市为“石家庄市”579...
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 5219 人, 其中毕业去向落实人数为 4306 人, 其中签劳动合同就业872 人,签就业协议就业 622 人,考取研究生 844 人。
...
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人数为 4305 人, 毕业去向落实率1为 82.49%。其中协议和合同占比 30.73%、继续深造2 占比 21.54% 、灵活就业占比 30. 16%,自主创业占比 0.06%。
已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学科门类分别为管理学( 1827 人, 占比 81.60%)、经济学(1021 人,占比 90.04%)、工学(506 人, 占比 90.20%)。...
毕业生总人数 5219 人。其中,男生 1457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27.92%;女生 3762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72.08%。男女比例为 39 :100。
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学科门类分别为管理学 (2239 人, 占比 42.90%)、 经济学 (1134 人, 占比 21.73%)、 工学 (561人, 占比 10.75%)。 各学科门类毕业生人数如下表所 示。...
2022届未落实毕业去向毕业生为710人, 占比13.27%。其中有求职意愿430人, 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的60.56%;不就业拟升研264人, 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的37.18%;暂不就业16人, 占未就业人数的2.25%。可见,未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中,不就业拟升研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同学已经参加了一次考研,没有上线或者不服从调剂,感觉不甘心从而选择二战甚至三战考研;有求职意愿而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多为继续考公、考编人员,或者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学校传统的就业市场不匹配,个人的求职目标过高等。
工学和农学...
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为2343人, 占就业人数的65.63%。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交通基建行业和交通运营管理行业的持续发展,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分布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口碑得到了众多国有企业的认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将我校毕业生作为招聘的重点。另外,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选择入伍的人数也有了较大的增加,达到了111人,占就业人数的3.11%。
毕业生共有1297人选择在河北省内就业或深造, 占毕业去向落实总人数的27.96%,其中省内就业1013人,省...
研究生中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建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固体力学9个专业就业率为100.00%, 电气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机械工程6个专业就业率为90%以上,风景园林、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3个专业就业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