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把学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 的重要内容,开展“启航百年新征程基层就业担使命”就业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鼓励学生投身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国际组 织等领域就业创业。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季教育等育人关键环节,开展形式多 样的就业观教育活动,结合学生专业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引导学生找准职业方向,实现职业发展。
强化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体系,分阶段分群体开展精准 化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优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就业竞争力提升计 划,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服务,做好求职、公考、升学、出国、创业等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顺 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2.维护拓展就业市场,广泛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既有效防范疫情风险,也要确保各项促就业工作有序推进。培育和维护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就业资源,协同做好分大类、 分行业的线上线下招聘会;发挥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关系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千方 百计拓展岗位信息来源,确保就业资源数量和质量持续稳定增长;让走访用人单位、就业资源拓展成为常规工作,全校共计走访了 139家企业。其中,4月份走访了 13家企业,5月份走访 了 18家企业,6月走访了 30家企业,7月走访了 44家企业,8月走访了 34家企业。
院校两级本学年共举办了大型招聘会(单场参会单位100家及以上)7场,中型招聘会(单场参会单位50-99家)2场;院校两级主办、承办其他招聘(单场参会单位10家以下)179场,宣讲会288场。充分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积极组织校企对接会、人才接洽会、企业宣 讲会等活动,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招聘提供便利,做好招聘对接服务。确保活动场次数, 本学年校院两级共举办了就业讲座121场,参与学生7351人次,创业讲座13场,参与学生 1359人次。同时灵活运用线上自媒体平台,如就业网、天狮就业创业公众号等平台,为毕业生 发布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岗位需求等各类信息共计89条,阅读量8612次。另外,组织学生 参加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天津市教委举办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津英就业”网 上招聘会,总体来说,学校为毕业生的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3.加强政策宣传,推进落实各类基层项目。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新疆西藏专招”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今年征兵工作部署,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5月18日召开了征兵 政策线上宣讲活动;积极召开“就业工作动员大会”、“政策宣讲会”等,详细向毕业生介绍天 津市的相关就业政策,就业主管部门要利用新媒体积极宣传发布各类基层项目就业信息,使毕 业生可以更好地根据自身条件作相应选择。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并掌握重点行业人才需求,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活动和直播带岗; 做好国有企业招聘工作,办好“国聘行动”第三季,发挥国有企业稳就业示范作用,大力挖掘 国企对应届毕业生招聘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 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
4,完善就业数据统计工作,规范就业数据使用。
坚决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规范就业数据报送,建立 就业数据统计标准化管理机制。根据教育部要求,落实就业数据统计精准化工作,严格按照时 间节点做好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上报工作,按天津市教委要求实施毕业生就业进展月报、周报、 日报制度,确保相关数据如实反映学校就业工作进度。
充分利用学信网毕业生去向查询反馈功能,面向毕业生讲清楚就业统计指标内涵,引导毕 业生严肃对待本人毕业去向信息的查询核实,切实减少学信网学生存疑信息数量。做好毕业生 就业形势调查,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对学生就业状况、就业意愿进行登记备 案,加强就业状况分析研判,同时做好向学校汇报就业进展情况工作。按照天津市有关政策, 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派遣和2022届毕业生报到证打印工作,做好日常就业手续办理和咨询解答。
5.优秀就业毕业生典型案例
(一)考研
1.杜荃梅,外国语学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 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该生在校期间获得2018-2019年度校级三等奖学金,智联招聘大赛校级三等奖、省级第三 名,外研社英语演讲大赛优秀奖;在学生干部经历方面,曾任校社团联合会秘书部部长,外国 语学院心聆驿站采编部部长;并顺利考取英语四、六级证书和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在研究生 期间获得三等学业奖学金一次。
2.祁然,外国语学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就读于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 义学院,马克思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该生在大学期间通过了 CET-4和计算机一级;在校内社团联合会首创瑜伽社连任两届社长; 作为班上的心理委员,积极组织班级同学参加心理团辅活动。在研究生期间参加校研究生会就业信息部,担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