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皖江工学院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情况

  (一) 行业流向

  1. 总体行业流向

  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建筑业、 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我校 2023 届毕业生就业所涉行业较 为广泛,从事较多的行业是建筑业(19.07%)、 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 等)(9.48%)、机械设备制造业(6.79%)、教育业(6.03%)。

  2. 各学院及专业的行业特点

  学院专业层面,水利工程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水利管理业(含防洪、水资源、水利 等)、非住宅建筑施工业、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组织,土木工程学院毕业 生主要服务于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建筑基础/结构/楼房外观承建业、非住宅建 筑施工业、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水利管理业(含防 洪、水资源、水利等),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非住宅建筑施工业。

  (二) 职业流向

  1. 总体职业流向

  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相对多元,包括建筑工程、财务/审计/税务/统计、 电气/电子等。具体 来看,比例最高的为建筑工程(15.02%),其后依次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3.24%)、 电气 /电子(不包括计算机)(7.67%)、行政/后勤(5.99%)、销售(5.46%)。

  2. 各学院及专业的职业特点

  我校 2023 届毕业生的职业流向和各学院、各专业培养情况基本吻合,土木工程学院毕业 生主要为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水利工程学院毕业生主要为 水资源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建筑绘图人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 要从事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

  (三) 用人单位流向

  1. 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流向

  超三成毕业生就业于国企和事业单位。具体来说,我校 2023 届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政府 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22.01% 、9.15% ,就业于 1000 人以上大型用人单 位的比例为 34.31%。

  我校 2023 届分别有 13.57% 、23.44%的毕业生在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企业就业。

  2. 各学院及专业的用人单位流向

  我校 2023 届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比例(43.56%)较高,水利工程学院

  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比例(27.66%)较高,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分别为 85.71% 、78.05% 、72.73%)较 高。

  专业层面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比例(分别为 61.76% 、60.00%)较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 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 40.00% 、37.04%),环境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分别为 89.47% 、86.36%)较高。

  我校 2023 届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 1000 人以上的用人单 位的比例(分别为 44.83% 、40.43% 、40.38%)较高,财经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 51-300 人的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 35.17% 、32.22%)较高,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就业于 50 人及以下的用人单位的比例(57.50%)较高。

  我校 2023 届机械工程、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于 1000 人以上的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 为 56.10% 、54.55%)较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酒店管理、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于 51- 300 人的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 46.67% 、43.75% 、43.75%)较高,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 于 50 人及以下的用人单位的比例(77.78%)较高。

  (四) 就业地区流向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1等重点战略区域发展。学校大力推动毕业生服务长三角地 区等国家发展战略,面向重点区域就业,为国家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我校 2023 届毕业生中,93.19%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我校 2023 届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 66.74%的人在安徽 就业,在马鞍山就业的比例为 20.11% ,学校为本地培养了较多人才,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 贡献。此外,省外就业毕业生以江苏为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勤学驿站(城市与大学)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hd/anhui/3167.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