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流向分析
1. 就业地区流向
2023 届毕业生最终就业地区覆盖国内 26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 其中, 就业地以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为主, 四地区就业人数分别占比 68.30% 、11.68% 、6.03% 、5.08%,四地区就业人数合计占比 91.09%。
2. 就业行业流向
2023 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签劳动合同形式和其他录用形式最终就 业的人数为 3973 人,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毕业生就业分布 在 20 个行业, 占比排前五位的依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6.79%)”“制造业(12.94%)”“教育(11.73%)”“建筑业(11.65%)”“批发和零售业(9.72%)”。
3. 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2023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以“其他企业”为主,占以签就业协议形 式、签劳动合同形式和其他录用形式最终就业人数的 83.01%;其次是“国有企 业”,占比 8.28%;在“中初教育单位”“三资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分别有 4.35% 、1.66%和 1.61%,在其余单位就业的较少。
4. 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 2023 年 12 月 13 日, 2023 届毕业生已就业 4094 人(不含应征义务兵、 升学、出国、出境等就业形式),其中有 2796 人在安徽省内就业。 分地市来看, 在合肥市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 970 人,占省内就业毕业生的 34.69%;其次是 宿州市,有 627 人,占省内就业毕业生的 22.42%。毕业生省内就业各地市分布
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1.3-1 2023 届毕业生安徽省内最终就业地市分布
序号 | 地市 | 人数 | 占比 | 序号 | 地市 | 人数 | 占比 |
1 | 合肥市 | 970 | 34.69% | 10 | 淮北市 | 82 | 2.93% |
2 | 宿州市 | 627 | 22.42% | 11 | 淮南市 | 64 | 2.29% |
3 | 滁州市 | 156 | 5.58% | 12 | 宣城市 | 58 | 2.07% |
4 | 阜阳市 | 149 | 5.33% | 13 | 池州市 | 50 | 1.79% |
5 | 亳州市 | 115 | 4.11% | 14 | 马鞍山市 | 46 | 1.65% |
6 | 芜湖市 | 115 | 4.11% | 15 | 黄山市 | 34 | 1.22% |
7 | 六安市 | 105 | 3.76% | 16 | 铜陵市 | 26 | 0.93% |
8 | 安庆市 | 100 | 3.58% | / | / | / | / |
9 | 蚌埠市 | 99 | 3.54% | 总计 | 2796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