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流向

  (一)行业流向

  1. 总体行业流向

  我校 2023 届毕业生就业所涉行业较为广泛 , 从事较多 的行业类是政府及公共管理 (15.32%) 、教育业(14.27%) ,同时还包括建筑业(5.8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65%)等领域。

  2. 各学院及专业的行业特点

  学院专业层面,城市建设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住宅建筑施工业、建筑基础/结构/楼房外 观承建业;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电气设备制造业、发电/输电业;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住宅建筑施工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物流仓储业。

  (二) 职业流向

  1. 总体职业流向

  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相对多元,比例最高的为社区工作者(15.61%),其后依次是幼儿与学前教育(10.07%)、销售(7.26%)、行政/后勤(5.54%)、餐饮/娱乐(5.15%)等。

  2. 各学院及专业的职业特点

  学院专业层面,城市建设学院毕业生主要为建筑技术人员、测量技术人员,汽车与机电工 程学院毕业生主要为电厂操作人员、 电气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技术人员岗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为电气技术人员岗位。

  (三) 用人单位流向

  1. 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流向

  毕业生积极服务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具体来说,我校 2023 届毕业生近七成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69.04%),就业于 300 人以下中小型用人单位的比例为 76.80%。

  2. 各学院及专业的用人单位流向

  我校 2023 届各学院毕业生均主要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其中,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毕业 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较高。

  专业层面上,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较高, 园林技术、文秘、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

  我校 2023 届幼儿教育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毕业生就业于 300 人以下中小型用 人单位的比例较高,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 1000 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的比例较高。

  我校 2023 届毕业生文秘、学前教育专业就业于 300 人以下中小型用人单位的比例较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于 1000 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的比例较高。

  (四) 就业地区流向

  学校大力推动毕业生服务长江经济带、中部经济区等国家发展战略,面向重点区域就业, 为国家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我校 2023 届毕业生中,93.37%的毕业生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就业,赴中部经济区就业的比例为 78.73%。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我校 2023 届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 80.20%的人在安徽 就业,学校为本地培养了较多人才,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省外就业毕业生在浙江 (4.43%)、江苏(3.98%)、河北(2.59%)、上海(2.47%)等地就业的比例较高;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六安(36.27%)、合肥(22.82%)。

  表1-13主要就业城市分布

  单位:%

就业城市 比例
六安 36.27
合肥 22.82
阜阳 3.94
亳州 3.02
上海 2.47
宿州 2.2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勤学驿站(城市与大学)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hd/anhui/3342.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