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5,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16人, 占单位就业人数的63 . 70%)、 “制造业” (127人,占比7.9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5人,占比6.58%)。
将各专业就业行业位列前三的占比之和作为行业聚集度6的衡量指标,毕业生整体行业聚集度为78.24%,毕业生各专业的主要行业流向如下表所示。
表1-6分专业就业行业聚集度
学院 专业 | 前三行业 单位就业 人数 |
就业人数排名前三行业 | 行业聚集度 | |
电力工 程学院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 自动化技术 | 7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7.01%),水 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90%),军队(2.60%) | 93.51%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31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0.95%),军 队(3.36%),制造业(3.08%) |
87.39%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14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3.46%),居 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61%),军队(1.31%) | 97.38% | |
供用电技术 | 10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6.92%),制 造业(7.69%),军队(3.42%) |
88.03% |
学院 专业 | 前三行业 单位就业 人数 |
就业人数排名前三行业 | 行业聚集度 |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 运行与维护 | 6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9.39%),军 队(6.0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03%) |
98.48% |
|
电力工程学院合计 | 69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4.16%),军 队(3.12%),军队(3.12%) |
90.40% | |
能源与 动力工 程学院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5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1.07%),信 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57%),批发和零 售业(1.79%) |
96.43% |
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 5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5.71%),居 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57%),军队(3.57%) | 92.85% | |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 2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2.59%),军 队(7.41%) |
100.00% |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技术 | 2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4.07%),文 化、体育和娱乐业(3.70%),批发和零售业(3.70%) | 81.48% |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 14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6.71%),军 队(3.16%),批发和零售业(3.16%) |
93.03%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合计 | 29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6.71%),军 队(3.09%),批发和零售业(2.47%) |
92.29% | |
电气工 程学院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20 | 制造业(45.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29.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33%) |
83.33%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10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5.29%),制 造业(32.3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35%) |
74.99%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0 | 制造业(33.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28.5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8.93%) |
71.43%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16 | 制造业(30.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15.38%),房地产业(15.38%) | 61.53% | |
电气工程学院合计 | 173 |
制造业(33.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30.9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61%) |
71.48% |
|
信息通 信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2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9.53%),批发 和零售业(16.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30%) | 65.11% |
软件技术 | 3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0.00%),制造 业(8.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00%) | 76.00% | |
通信技术 | 2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6.59%),电 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1.95%),军队 (9.76%) |
68.30% |
|
信息通信学院合计 | 8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6.27%),批发 和零售业(8.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21%) | 63.44% | |
经济管 理学院 |
物流管理 | 2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05%),批发和零售业 (21.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42%) |
60.52% |
电子商务 | 9 |
批发和零售业(30.7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3.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38%) |
69.23% |
|
市场营销 | 21 | 批发和零售业(30.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27.27%),教育(6.06%) | 63.63% | |
会计 | 3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9.02%),批发和零售业 (21.95% ),制造业(14.63%) |
75.60% | |
经济管理学院合计 | 77 |
批发和零售业(24.8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40%) |
6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