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毕业生的地区流向情况
2022届毕业生的地区流向情况如下:在黑龙江地区的为46.7%,较2020届毕业生降低23.6%,省内减少的学生大部分流向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等地,占2022届毕业生就业人数的的28.5%,由此可见毕业生流向主要集中在省内,但是流向北上广和长三角地区地趋势在增长。学生流向东北地区为50.5%,占毕业生总数的半。
地区 | 人数 | 比例 |
黑龙江 | 896 | 74.54% |
山东 | 49 | 4.08% |
北京 | 48 | 3.99% |
浙江 | 44 | 3.66% |
江苏 | 27 | 2.25% |
辽宁 | 26 | 2.16% |
河北 | 16 | 1.33% |
上海 | 16 | 1.33% |
内蒙古 | 13 | 1.08% |
天津 | 13 | 1.08% |
广东 | 11 | 0.92% |
吉林 | 10 | 0.83% |
福建 | 7 | 0.58% |
河南 | 5 | 0.42% |
湖北 | 4 | 0.33% |
海南 | 3 | 0.25% |
重庆 | 3 | 0.25% |
山西 | 2 | 0.17% |
陕西 | 2 | 0.17% |
新疆 | 2 | 0.17% |
安徽 | 1 | 0.08% |
湖南 | 1 | 0.08% |
四川 | 1 | 0.08% |
云南 | 1 | 0.08% |
甘肃 | 1 | 0.08% |
合计 | 1202 | 1 |
表 1.9签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由图1.5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可见,生源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的重要因素。
1.3.2毕业生的行业流向情况
截止2022年9月1日,经就业办统计,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中,国有企业(0.72%)、入伍(17.7%)、灵活就业(27.9%)、私营企业(66.9%)由图1.10可以看出:毕业就业单位流向,私营企业所占比重较大,约占就业毕业生66.9%。这种就业流向结构契合了社会需求对学历层级的要求,随着扩招的宣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专升本,今年,我校专升本45人。
单位性质 | 国有企业 | 民营企业 | 入伍 | 升学 | 灵活就业 | 待就业 | 总计 |
人数 | 9 | 819 | 22 | 45 | 346 | 167 | 1408 |
比例% | 0.72% | 66.9% | 17.7% | 3.62% | 27.9% | 11.9% | 100% |
表1.10毕业生单位性质
单位类别 | 人数 | 比例 |
建筑业 | 158 | 14% |
批发零售业 | 146 | 13.13%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30 | 11.6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06 | 9.5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96 | 8.63% |
制造业 | 92 | 8.27%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88 | 7.91% |
农林牧渔业 | 73 | 6.5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1 | 3.69% |
住宿和餐饮业 | 32 | 2.8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31 | 2.7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9 | 2.61% |
文体娱乐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7 | 2.43% |
房地产业 | 18 | 1.62% |
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 | 14 | 1.26% |
教育 | 10 | 0.90% |
金融业 | 8 | 0.7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 | 0.63% |
军队 | 6 | 0.54% |
总计 | 1112 |
表1.11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2022届
本届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中的行业分布为,有14%集中在建筑业,13.13%在批发零售业,11.69%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53%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63%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