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分析
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 (22.68%) ;建筑业 (16.02%) ;卫生和社会工作 (12.45%) 。
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卫生和社会工作 (47.92%) 、教育 (33.3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8.33%) 。如表 1-4 所示。
表1-4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表
序号 |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 本科就业人数 | 占本科就业总数比例 | 专科就业人数 | 占专科就业总数比例 |
1 | 制造业 | 286 | 22.68% | 0 | 0.00% |
2 | 建筑业 | 202 | 16.02% | 0 | 0.00% |
3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57 | 12.45% | 23 | 47.92% |
4 | 批发和零售业 | 135 | 10.71% | 2 | 4.17% |
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98 | 7.77% | 4 | 8.33% |
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93 | 7.38% | 1 | 2.08% |
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66 | 5.23% | 0 | 0.00% |
8 | 教育 | 31 | 2.46% | 16 | 33.33% |
9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1 | 2.46% | 0 | 0.00% |
1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7 | 2.14% | 0 | 0.00% |
1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6 | 2.06% | 0 | 0.00% |
12 | 金融业 | 20 | 1.59% | 0 | 0.00% |
13 | 房地产业 | 18 | 1.43% | 0 | 0.00% |
14 | 军队 | 17 | 1.35% | 1 | 2.08% |
1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6 | 1.27% | 0 | 0.00% |
16 | 农、林、牧、渔业 | 13 | 1.03% | 1 | 2.08% |
17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0 | 0.79% | 0 | 0.00% |
18 | 住宿和餐饮业 | 7 | 0.56% | 0 | 0.00% |
19 | 采矿业 | 6 | 0.48% | 0 | 0.00% |
2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 | 0.16% | 0 | 0.00% |
合计 | 1261 | 100.00% | 48 | 100.00% |
(二)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其他企业 (65.98%) 、国有企业 (14.51%) 、医疗卫生单位 (9.67%) ; 我校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其他企业 (52.08%) 、高等教育单位 (33.33%) 、医疗卫生单位 (8.33%) 。 如表 1-5 所示。
表1-5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表
序号 |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 本科就业人数 | 占本科就业总数比例 | 专科就业人数 | 占专科就业总数比例 | 就业人数小计 | 占就业总数比例 |
1 | 其他企业 | 832 | 65.98% | 25 | 52.08% | 857 | 65.47% |
2 | 国有企业 | 183 | 14.51% | 1 | 2.08% | 184 | 14.06% |
3 | 医疗卫生单位 | 122 | 9.67% | 4 | 8.33% | 126 | 9.63% |
4 | 三资企业 | 71 | 5.63% | 0 | 0.00% | 71 | 5.42% |
5 | 高等教育单位 | 20 | 1.59% | 16 | 33.33% | 36 | 2.75% |
6 | 部队 | 17 | 1.35% | 1 | 2.08% | 18 | 1.38% |
7 | 其他事业单位 | 9 | 0.71% | 0 | 0.00% | 9 | 0.69% |
8 | 机关 | 6 | 0.48% | 1 | 2.08% | 7 | 0.53% |
9 | 中初教育单位 | 1 | 0.08% | 0 | 0.00% | 1 | 0.08% |
10 | 农村建制村 | 0 | 0.00% | 0 | 0.00% | 0 | 0.00% |
11 | 城镇社区 | 0 | 0.00% | 0 | 0.00% | 0 | 0.00% |
12 | 科研设计单位 | 0 | 0.00% | 0 | 0.00% | 0 | 0.00% |
13 | 其他 | 0 | 0.00% | 0 | 0.00% | 0 | 0.00% |
合计 | 1261 | 100.00% | 48 | 100.00% | 1309 | 100% |
(三) 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
我校毕业生在东北地区就业居多, 占比 43.41%,符合我校为 振兴东北工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如表 1-6 所示。
表1-6就业地区流向表
各地区 |
毕业 生总 人数 |
就业总人数 |
占就业总人数百分比 | 本科 毕业生 人数 |
就业 人数(本科) |
占本科 就业人数 百分比 |
专科 毕业生 人数 |
就业 人数 (专科) |
占专科 就业人数 百分比 |
本市 就业 |
1470 |
177 |
7.84% |
1408 |
157 |
12.45% |
62 |
20 |
41.67% |
本省 就业 |
464 |
36.79% | 425 |
33.70% | 39 |
81.25% | |||
东北地区就业 | 518 |
43.41% | 478 |
37.91% | 40 |
83.33% | |||
其他地区就业 | 791 |
56.59% | 783 |
62.09% | 8 |
16.67% | |||
合计 |
1470 |
1309 |
1408 |
1261 |
62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