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2022届毕业生中就业、升学和出国、出境等就业形式的就业人数为4163 人,分布在东北地区2638人,华北地区477人,华东地区507人,华南地 区141人,华中地区102人,西北地区144人,西南地区111人,见表2-3o
地区 | 省份 | 毕业生就业人数 | 总计 |
东北 | 黑龙江 | 58 | 2638 |
吉林 | 67 | ||
辽宁 | 2513 | ||
华北 | 北京 | 224 | 477 |
河北 | 72 | ||
内蒙古 | 74 | ||
山西 | 31 | ||
天津 | 76 | ||
华东 | 山东 | 123 | 507 |
安徽 | 29 | ||
江苏 | 171 | ||
上海 | 99 |
浙江 | 85 | ||
华南 | 福建 | 19 | 141 |
广东 | 96 | ||
广西 | 16 | ||
海南 | 10 | ||
华中 | 河南 | 40 | 102 |
湖北 | 46 | ||
湖南 | 11 | ||
江西 | 5 | ||
西北 | 甘肃 | 15 | 144 |
宁夏 | 12 | ||
青海 | 4 | ||
陕西 | 61 | ||
新疆 | 52 | ||
西南 | 贵州 | 39 | 111 |
四川 | 39 | ||
西藏 | 3 | ||
云南 | 13 | ||
重庆 | 17 |
表2-3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统计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表明,我校毕业生进入东北地区工作的比率最高, 占63. 36%,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能够积极服务国 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战略,也能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就业和发展空 间,实现了高层次、高质量就业。到国家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6.13%, 反映出我校一直倡导的“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
方去建功立业”的就业主旋律取得一定实效,符合我校把做好学生就业工 作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有机结 合的工作总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