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构建“全员参与 ”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强 化就业优先政策 ”部署,始终坚持把“稳就业 ”作为优先确保的“一把手 ”工程 和头等大事,书记、校长高度重视并亲自抓落实,定期研究和调度推进就业工作, 约谈就业进度缓慢的院系领导班子成员,明确责任主体,压实基层责任。坚持全 校上下“一盘棋 ”,强化“学校—职能部门—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导师 ”五级 联动模式,招生就业处牵头抓总研究制定就业服务指导、就业创业扶持等政策意 见,积极搭建各类就业市场平台;各院系单位统筹学科资源、校友资源等,多措 并举稳就业促就业;各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学工队伍、专任教师加入一线工作 团队,开展“一对一 ”就业指导和帮扶,积极构建“全员参与 ”就业服务保障体系,聚集全员力量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实施就业手续“多维服务 ”,充分保障学生就业权益
在常态化疫情形势下,学校优化调整就业服务模式,打破时空限制,线上线 下多维度提供服务。一是加强“ 电话和网络咨询 ”服务力度,全年答复邮件咨询 一万余封,电话咨询量 12000 余通;二是开展资料邮寄服务,根据需求及时寄送 就业各类材料,全年共寄出 2900 余件就业材料;三是开展“最后一公里 ”就业 服务,不论是学期内还是假期值班,遇到学生不方便进校的情况,就业老师直接到校门口进行咨询和资料交接服务。
为确保就业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认真做好每一个毕业生的审核和上传工 作,教育部管理平台每日报送且无差错,确切实落实市教委就业进展周报和日报 制度,每位就业老师审核学生就业信息超 4000 条,加班加点确保每一个报到证都准确、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里,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
(三)优化升级“秋实战略 ”2.0,多渠道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我校深化部门联动、校企联合,强化就 业优先政策,结合“后疫情 ”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形势,优化升级“秋实战略 ”2.0 版本,多渠道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是实施“招聘协同提效 ”行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与北京高校大学生就 业创业指导中心、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和 各区县教委联合举办招聘会,进一步扩大用人单位和岗位来源。根据疫情防控要 求,建立“互联网+就业 ”新模式,开展大学生就业“云服务 ”、实行“云推送 ”、 组织“云双选 ”,为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提供优质服务。全年举办大中型网络 双选会 21 场,其中,综合双选会 10 场,教师教育人才主题双选会 6 场,其他人 才主题双选会 5 场。各级各类双选会已提供有效需求岗位近 110000 个。岗位数 与毕业生人数远超 10:1。学生就业创业网发布校招公告、职位信息 5966 条, 微信服务号精准推送 1026 条。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宣传公务员、选调生等职位和报考信息,协调云南省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开展组考工作。
二是实施“毕业生就业宣传升级 ”行动。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毕业生生源宣 传,面向用人单位制作、发放了 22000 册毕业生宣传册。以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开通网页端和手机端电子书,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查看毕业生生源信息和 专业信息。注重就业宣传与招生宣传联动,面向部分重点高中寄送自主编写、正 式出版的《从中学到大学:生涯规划与高考报考》辅导读物。精准遴选宣传对象, 加大宣传推送,实现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用人单位全覆盖,大幅提升对全国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知名中小学、上市公司、大型国有企业的宣传力度。
三是实施“常态化访企拓岗走访 ”行动。强化“一把手 ”工程,深入开展书 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并扩大到二级院系领导班子成员,明确将访企 拓岗专项行动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常态化走访调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年,校党委 书记孟繁华、校长方复全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先后走访了海淀区教委、大兴 区教委和门头沟教委等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学校,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航 天宏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来宇航研究院、联通数科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 55 家优质用人单位,签订了毕业生优质就业基地共建备忘录。 目前,学校已与 多个单位建立了良好关系,合作举办了“小而精 专而优 ”的专场双选会,有效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加了有效需求岗位供给。
四是实施“基层就业引导品牌化 ”行动。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
作,加强政策宣传、组织、咨询工作,运用新媒体、学生就业创业网、《首都师 范大学校报》等平台,广泛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宣讲活动。学校面向有 意向赴基层就业毕业生发放自主编写、正式出版的《基层就业范儿》《特级教师 成长叙事》学生辅导读物,启动了基层就业访谈录采编项目,积极向上级部门选 送优秀基层毕业生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基层拼搏奋斗、施展才华, 营造基层就业良好氛围。有效用好政策性岗位资源,协助开展科研助理和教学行 政助理选聘工作,选聘 24 人,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截至目前,赴西部地区就业 231 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9 人;赴基层就业 72 人。
五是实施“深度调研带动就业 ”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工作针对性,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深度调研。校领导带队对二级院系单位开展专项调研, 跟踪了解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困难问题。就业专职教师参加北京市 2023 届毕业生 就业服务季校企对接交流会,与北京双高志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座谈,充分了 解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为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招生就业处牵头开展《首都大学 生创业孵化载体运行现状及问题调研—— 以“一街三园 ”为例》项目课题,获评2021 年北京高校师生“双百行动计划 ”优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