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 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聚焦“三力”,统筹构建就业工作大格局, 立足行业发展多维化探索新途径,打造音乐艺术类就业“云上”新平台,着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 高质量就业。
一、政策措施
(一) 全校通力,统筹构建就业工作大格局
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就业创业工作;各院系 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院系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院系重要 工作日程。坚持在校领导与全校通力配合下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以全校各部门、各系部、各单位统筹合作,协同完成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 校紧跟就业新形势,建立工作台账,实时跟进就业情况,切实关注毕业生就业端现实需求,实行“一 人一策”精准指导,提供兼具有效性与创新性的就业新对策。学校强化就业工作顶层设计,持续深化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的需要,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 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旺盛的专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经济社会 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本校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
(二) 创新合力,“院团+基层”多维打造音乐类高校就业育人新形态
基于对行业背景与整体就业形势的整体研判,我校近年来重视以自身出发,坚持在音乐类高校就 业工作的引领性、创新性与示范性,从打造职业院团与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个维度,致力创新 就业岗位供给。在校内先后组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和民族室内乐团三大职业乐团,为毕业生搭建音乐艺术类顶级就业平台与实践机会,为音乐艺术专业学科建设、整体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 献与引领价值。立足自身专业特色,开拓科研助理岗位新形式,以“新时代文宣讲师”的岗位开发毕 业生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深入基层,充分发挥音乐艺术在新时代文 明实践中的独特作用,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以“派驻+派 往”的方式选派毕业生“新时代宣讲师”深入基层,持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志愿服务,宣 讲师坚守“央音人”为全国各地开展志愿服务的传统,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与人民同行,与新时代 同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一) 思路谋新,立足实际扩充教学内容
聚焦疫情影响下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市场需求与求职途径的变化,系统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 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设置专 题课程、邀请校级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优秀毕业生返校举办讲座等课程内容,为学生加强行业 认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拓宽思路,努力提高人才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同时重视加强“课程 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创业指导,通过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 就业心态。
(二) 拓岗求新,多维度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在完成各项就业重点项目任务的同时,尝试探索将毕业生就业证明材料办理、就业手续办理、就 业指导咨询、就业招聘等服务搬上“云端”,通过线上、邮寄等方式开展无接触“云”服务,完善线 上工作流程,利用线上的工作特性简化日常不必要的工作内容,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形成央音“云就 业”工作机制。重视打通“线上、线下”双向联动通道,将联动工作纳入就业服务工作机制。与毕业 生建立长期沟通联系机制,采用定期线上问卷、一对一访谈等形式,形成与毕业生的系统对话体系,时刻了解毕业生的工作动态,针对性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未来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工作体系的建立创造良好基础。努力保证就业形势稳中有进,推动就业工作更高 质量发展。
(三) 整体发力,打造音乐艺术类就业“云上”新平台
基于政策支持与行业就业形势与特点,就业指导中心全方位、全流程、全系统打造就业工作新体 系,实现“云渠道” “云服务” “云联动”为一体的云上新平台。线上探索以“央音就业直通车”微 信平台为主的网络平台信息发布,包括针对艺术类行业、各类演奏、理论与艺术管理等方向的音乐专 业相关高校招聘信息。整理推送各类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通知,提供多种就业选择。持续更新 各地招聘信息,加强国家、教育部与北京市的就业政策推送。截止至10月,累计推送用人单位招聘 信息500条、提供岗位达3648个。同时,注重推送更多大学生征兵、基层工作岗位,鼓励学生投身 基层,实现自我价值。围绕工作的相关需求细化各项工作指标,并充分发挥线上就业招聘优势,组织 学生参与并依托毕业生微信群平台开展“空中招聘宣讲会”,举办供需见面会、小型招聘会、招聘宣 讲会等活动30余场,推荐学生参加“24365”等大型招聘活动。
(四) 自主创新,加大创业支持力度
努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国家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力度,举办中央音乐学院“明日之星” 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推荐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活动,帮助学生积极研判行业形势,了解国内外新产 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全面做好学生创业咨询、指导、 服务工作,并对在校生、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大力支持,加强学校创业平台载体建设。2022年6月 至7月,第九届中央音乐学院“明日之星”大学生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其中,在2022年第八届中国 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中,我校推荐参赛项目《AI释谱一一基于人工智能技 术的古琴减字谱数字化平台》与《MetaMusic一元宇宙音乐空间》分别获得高教主赛道三等奖,《“百年青春”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剧本杀》与《山谷有琴声一一从“制”到“创”的音乐升级包》分别获得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三等奖。
三、毕业生自主创业分析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18人选择自主创业,其中本科生8人,硕士生8人,博士生2人。有 9名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创业,创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根据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22届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主要是因为“有好的创业点子想实 践”和“个人理想就是想成为创业者”。从团队经营情况来看,毕业生所在创业团队平均已经营6.10 个月,有6名成员。目前处于盈利状态的团队有2个,收支平衡的有7个,亏损的有2个。从筹资途 径来看,创业毕业生依然以自筹资金为主。
同时,毕业生认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资金问题和团队问题,且有3人认为学校对 自己的创业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