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把就业工作贯穿 人才培养全过程,始终以保持高就业率、努力提升毕业生就 业创业质量为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 模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院师生齐心协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 “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以党委 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和二 级学院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院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把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 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实施 “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及 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时优质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修订规章制度,完善指导服务体系。学院积极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制(修)订《创新 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试行)》《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 《学籍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学分转换、成果认定、 专业调换、休学创业等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全过程中,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技能大赛获奖证书纳入 “双 证书”范畴;积极开展毕业生职业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和职 业技能鉴定;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 业大赛,部分与专业相关性较强的优秀参赛作品经过修改完善可以作为参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多渠道筹措经费,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学院通过 SYB 创 业培训、主题班会、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等形式宣传大学生创 业贷款政策,2022 年有近 680 名学生通过线下和线上的形式 在就业指导中心登记、咨询创业的可行性及贷款政策;安排 专人负责毕业生创业政策咨询工作,指导并帮助学生争取各 项资金帮扶;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规定,组织申请并发放毕业 生求职创业补贴;针对需要帮助的毕业生开展院系两级专人一对一帮扶。
规范过程管理,加大跟踪调查力度。认真执行《就业工 作管理制度》《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就业证明函管理办 法》《毕业生招聘管理办法》等制度,并据此进行严格考核。 学院毕业生就业协议和证明函采取 “多级多次”审核办法确保其规范性。就业统计数据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相关要求收集汇总,做到准确可靠。
建立工作台账,开展 “一对一”帮扶。学院成立分管副 院长为组长,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就业帮扶领导 小组,按 “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原则,深入学 习贯彻国家、省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就业创业指导与服 务,统筹资源,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各院系建立未就 业家庭困难毕业生台账,完善 “双困”毕业生动态信息数据 库。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开发优质就业岗位,优先和 重点推荐帮扶对象;积极发挥就业实习基地的作用,优先组 织未就业家庭困难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开展 “一对一”帮 扶,加强个性指导,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和岗位技能培训。
( 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
拓宽就业渠道,搭建毕业生就业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网站给学生提供了在线咨询平台和就业信息查询平台,并及 时更新最新招聘信息、转发政府就业政策、发布就业指导等 多项信息,满足了学生择业需要,极大拓宽了毕业生的求职 渠道。2022 年,组织了 4 场校园专场招聘会, 4 场宣讲招聘 会,共有 80 余家企业参加;举办 2 场线上招聘会,共有 300 余家企业参加,合计共为 2022 届 2741 名毕业生提供了 8580多个工作岗位。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职业生 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 行,并纳入课程学分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和 创业教育课程各 1 学分。对于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 如果有创业意向和创业准备的,组织创业指导教师帮助他们 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办理相关证照。
采用新型信息媒介,积极开展精准服务。建立精准推送 就业服务机制,健全 “立体式”信息服务。进一步丰富和完 善就业网页信息,及时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举办的招 聘会、宣讲会等。利用线上线下等媒介推送我校毕业生生源 信息,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我校的毕业生生源状况;利用 QQ 群、微信群等,建立学院、二级学院系部、班级三级联动宣 传网络,将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推送 给毕业生,让政策宣传接地气、见实效,确保每一条就业信息都能传达到相应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