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率变化趋势
(一)总体就业率变化趋势
我校2015届、2016届、2017届、2018届、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均在90.00%以上,由于2020年疫情突发就业率有所下降为88.83%,2021年和2022年就业率又有所上升,分别为96.17%和96.02%。如表3-1-1。
表3-1-12015-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变化趋势(单位:%)
年度 | 人数 | 就业率(%) | 备注 |
2015 | 45 | 91.11 | |
2016 | 63 | 95.24 | |
2017 | 265 | 90.57 | |
2018 | 269 | 93.31 | |
2019 | 228 | 92.54 | |
2020 | 197 | 88.83 | |
2021 | 261 | 96.17 | |
2022 | 226 | 96.02 |
数据来源: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平台。
(二)专业就业率变化趋势
相较于2018届和2019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2020届因疫情影响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大多均在80.00%左右,2022届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上升。
二、2022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
一是加大主动与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知名企业联系和合作力度,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发行业协会和产业园区开辟就业市场。
2、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由于各种原因,我校就业工作数据统计基本上还是采取手工统计,随着毕业生学生人数的增长及就业质量报告大量统计工作的增加,对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切实的需要。
3、职业规划不明确
只有少数学生能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很多学生对自 己的职业发展缺乏清晰的规划。很多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未来发展领域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学生对自己今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以及自己适合怎样的就业机构等问题的意识很薄弱,面临选择时,难以做出真正适合自身情况的选择。这就导致找工作没有目标,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做了没几天就发现不适合自己,就不做了。这些学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现在具备的条件与理想工作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明确,制定的目标比较模糊,从而使目标的可行性与实践性不够好,这就需要老师和学校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的全面认识,使其在心理上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4、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很多同学都能利用假期的时间出去找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通过家访发现有几名同学假期一直呆在家,找工作的不是很强,老师给介绍的工作也没兴趣,家长认为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以后工作的时间长着呢,希望能在家里多陪陪父母,家长的这种“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和家长,学生积极的沟通,让他们积极的融入社会,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5、缺乏必要的工作锻炼和求职面试技巧
尽管学校和老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学生的求职面试技巧,学校通过实训基地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职场素养和工作能力,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比较懒散,自己也不能积极寻找提高自己全方面能力途径,所以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他们还是不能完全胜任,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了解甚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实践经验不足。
6、心理问题
面对社会越来越严峻的形式,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找工 作的过程会产生忧郁、焦虑、不自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各种有关求职技巧的训练和辅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信,在遇到挫折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7、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很多学生没有经历社会生活的磨练,难免有时眼高手低,没有一 个相当现实可行的自我定位,因此导致就业心态浮躁,往往陷入相互攀比,致使求职屡屡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