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制定《安徽理工大学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 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明确本科生思政课要确 保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最新版本统编教材, 并按照师生比不低于 1:300 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和 先进人物等兼任思政课教师。继续选拔思政课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实施思政课优秀 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支持计划。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健全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 听课互评制度、集中命题制度等。推进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必 修教材,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深入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积 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培育推广形式多样、效果良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学 方法,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工作。出台《安徽理工 大学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 素,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履行价值引领责任,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 成协同效应,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全员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要环节, 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构建 “课程思政”和 “思政课 程”协同育人体系, 打造一批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一批 “课程思政”优秀 案例,于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持续强化一流课程资源建设。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双万计划”建设为契机,提前布局,夯实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 课程建设基础。加强与国内知名网络教学平台合作,促进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 融合,拓展学校育人资源,共享优质课程,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充分利用安徽省高校 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争取资源,立项并促进课程类项目建设,逐步拓展学校各专业课 程类建设项目数量和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实现开放共享。前期,学校已获批国家级精
品视频公开课程《走近创造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通风安全学》,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矿山通风与安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传感技术》;立项建设省级 精品课程 26 门,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9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2 门,省 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10 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 46 门 。获 批省级教学示范课程 186 门。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 56 门。2021 年,通 过省教育厅推荐 , 申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2 门 。
重点打造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制定出台《安徽理工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立项建设 100 门专业核心课程。以此为基础,结合一流专业建设,逐步 按照课堂教学新理念、新形态、新要求,集成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通过专业核心 课程建设,将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成绩评定、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等环节按照专业 认证(评估)和新工科建设要求,突出 “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理念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立项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成果拓展应用到 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重点打造核心课程群,为专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才培养质 量的稳步提高提供重要基础。
着力强化 “三创融合”课程建设。对照全面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高校”要求, 逐步推进“三创融合”课程建设,即将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业思维融入专业课程,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积极发 挥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培养掌握创新方法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以 “三创融合”课程建设为 抓手, 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立项建设 15 门校级 “三创融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