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毕业去向
2022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96%,其中本科为90.48%,专科为94.34%。详见表 2-1。
表2-1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统计
学历 层次 |
毕业 人数 |
毕业去 向落实 率% |
其中 | |||||||||
派遣 |
考研 |
考双 |
出国出境 |
专升本 | 国家地方项目 | 合同就业 | 灵活就业 |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 ||||
自主 创业 |
自由职业 | |||||||||||
本科 | 1870 | 90.48 | 657 | 97 | 2 | 89 | / | 10 | 604 | 15 | 12 | 206 |
专科 | 265 | 94.34 | 128 | / | / | 1 | 85 | / | 33 | / | / | 3 |
全校 | 2135 | 90.96 | 785 | 97 | 2 | 90 | 85 | 10 | 637 | 15 | 12 | 209 |
二、签约就业(派遣、合同就业)
(一)就业单位地区
学校紧跟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关注和适应国内外商业发展环境, 积极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及“四大品牌”建设,聚焦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等重点领域带来的影响, 助力地方发展战略使命、服务世界经济发展需求,侧重培养“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商务管理专门人才。2022 届毕业生 在上海地区就业人数为 1116 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 78.48%。详见表 2-2。
表2-2毕业生在本校所在地区就业情况统计
学历 | 上海地区就业人数 | 全校就业人数 | 比例% |
本科生 | 964 | 1261 | 76.45 |
专科生 | 152 | 161 | 94.41 |
合计 | 1116 | 1422 | 78.48 |
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 除上海外, 主要集中在浙江、 北京、江苏、四川。
(二)就业单位行业
学校聚焦商业(商务) 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 瞄准新兴就业市场更新人才培养计划。 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50%) 、信 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95%) 、金融业 (11.46%) 等。详见表 2-3。
表2-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统计
行业类别 | 本科 | 专科 | 全校 | |||
从业人数 | 比例% | 从业人数 | 比例% | 从业人数 | 比例%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35 | 18.64 | 28 | 17.39 | 263 | 18.50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8 | 12.53 | 12 | 7.45 | 170 | 11.95 |
金融业 | 159 | 12.61 | 4 | 2.48 | 163 | 11.46 |
制造业 | 136 | 10.79 | 26 | 16.15 | 162 | 11.39 |
行业类别 | 本科 | 专科 | 全校 | |||
从业人数 | 比例% | 从业人数 | 比例% | 从业人数 | 比例%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28 | 10.15 | 19 | 11.80 | 147 | 10.34 |
批发和零售业 | 106 | 8.41 | 19 | 11.80 | 125 | 8.79 |
建筑业 | 62 | 4.92 | 7 | 4.35 | 69 | 4.8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8 | 3.81 | 10 | 6.21 | 58 | 4.0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48 | 3.81 | 4 | 2.48 | 52 | 3.6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7 | 2.93 | 8 | 4.97 | 45 | 3.16 |
教育 | 33 | 2.62 | 7 | 4.35 | 40 | 2.81 |
住宿和餐饮业 | 23 | 1.82 | 12 | 7.45 | 35 | 2.4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30 | 2.38 | 1 | 0.62 | 31 | 2.1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 | 1.82 | 1 | 0.62 | 24 | 1.69 |
房地产业 | 11 | 0.87 | 1 | 0.62 | 12 | 0.84 |
农、林、牧、渔业 | 9 | 0.71 | 1 | 0.62 | 10 | 0.7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 | 0.56 | 1 | 0.62 | 8 | 0.5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 | 0.40 | / | / | 5 | 0.35 |
采矿业 | 3 | 0.24 | / | / | 3 | 0.21 |
总计 | 1261 | 100.00 | 161 | 100.00 | 1422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