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706人以各种形式参加就业,包括 :签约就业 425人 ,合同就业105人,灵活就业154人,参加国家地方项目22人 。
1)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截至2022年8月31日 ,在我校530名签约和合同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74.72%的学生去往企业就业。其中,去往民营等其他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学生人数最多,分别占签约和合同就业学生总人数的 38.87%和20.19% ;去往科研院所、 初 、 中 、高等教育单位的学生人数位居第三,占比 17 . 92%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如下 :
在签约和合同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 ,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部队、三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比例高于复合型专业毕业生 ,特别是去往三资企业的占比差距为5.53% 。复合型专业学生去往国有企业 、科研院所、初、中、高等教育单位和民营等其他企业的比例则相对较高 ,分别比外语类专业毕业生高出0.83%、2.93%和4.91% 。
2)就业单位行业情况
在签约和合同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 ,签约单位行业分布广泛 。其中 ,教育业 为我校学生就业首选行业 , 占比为 20 . 19% ,去往单位主要为高校 、 中小学和教 育培训公司 ;其次为制造业 , 占比为 17 . 92% ,去往单位主要为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公司 、汽车制作公司和医药制造公司等;排名第三的单位行业 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占比为 15 . 09% ,单位行业重点分布在商务服务业 ,去往 单位包括会计师事务所 、 咨询公司和人才资源公司等 。
表 13 2022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3 (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
行业大类 | 人数 | 比例 |
教育 | 107 | 20 . 19% |
制造业 | 95 | 17 . 9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0 | 15 . 09%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7 | 12 . 64% |
金融业 | 54 | 10 . 19% |
公共管理 、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33 | 6 . 23% |
批发和零售业 | 26 | 4 . 91% |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 | 16 | 3 . 0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5 | 2 . 83% |
居民服务 、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1 | 2 . 08% |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 9 | 1 . 70% |
房地产业 | 6 | 1 . 13% |
建筑业 | 5 | 0 . 94% |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 | 0 . 75%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 | 0 . 19% |
餐饮业 | 1 | 0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