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升学率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同级同类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境内升学的情况可以了解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境内升学人数及比例: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 4956 人,升学率为 41.69%;硕士毕业生境内升学 636 人,升学率为10. 19% 。 (见表 1- 10)
表1-102022届毕业生境内升学人数及比例
学历 | 人数 | 比例 |
本科毕业生 | 4956 | 41.69% |
硕士毕业生 | 636 | 10. 19% |
境内升学院校层次分布: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A 类”、“一流大学 B类”,占比分别为 45.26% 、23.39%;硕士毕业生境内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 A 类”、“一流大学 B 类”,占比分别为 37.74% 、31.60% 。 (见表1- 11)
表1-112022届毕业生境内升学院校层次
院校类别 | 本科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 总体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
|||||
一流大学 A 类 | 2243 | 45.26% | 240 | 37.74% | 2483 | 44.40% |
一流大学 B 类 | 1159 | 23.39% | 201 | 31.60% | 1360 | 24.32% |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845 | 17.05% | 103 | 16. 19% | 948 | 16.95% |
其他 | 709 | 14.31% | 92 | 14.47% | 801 | 14.32% |
主要流向院校: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除本校之外的升学院校均主要流向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见表 1- 12、表 1- 13)
表1-122022届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主要院校流向
院校名称 | 人数 |
西安交通大学 | 210 |
华中科技大学 | 180 |
四川大学 | 121 |
武汉大学 | 113 |
大连理工大学 | 107 |
中山大学 | 106 |
中南大学 | 93 |
西北工业大学 | 88 |
天津大学 | 83 |
浙江大学 | 81 |
华南理工大学 | 73 |
湖南大学 | 72 |
重庆大学 | 66 |
东南大学 | 6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4 |
厦门大学 | 64 |
山东大学 | 62 |
北京理工大学 | 61 |
电子科技大学 | 61 |
兰州大学 | 60 |
北京大学 | 55 |
吉林大学 | 53 |
南开大学 | 48 |
复旦大学 | 42 |
北京师范大学 | 39 |
南京大学 | 39 |
上海交通大学 | 38 |
中国人民大学 | 29 |
华东师范大学 | 28 |
中央民族大学 | 20 |
同济大学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 |
东北大学 | 17 |
新疆大学 | 15 |
清华大学 | 14 |
云南大学 | 13 |
国防科技大学 | 12 |
院校名称 | 人数 |
中国海洋大学 | 11 |
中国农业大学 |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 |
其他院校 | 1499 |
郑州大学 | 1042 |
表1-132022届硕士毕业生境内升学主要院校流向
院校名称 | 人数 |
北京大学 | 21 |
华中科技大学 | 20 |
中山大学 | 19 |
南开大学 | 16 |
武汉大学 | 15 |
西安交通大学 | 13 |
四川大学 | 9 |
复旦大学 | 8 |
同济大学 | 8 |
南京大学 | 8 |
厦门大学 | 8 |
山东大学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8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大连理工大学 | 7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东南大学 | 7 |
兰州大学 | 7 |
浙江大学 | 6 |
中南大学 | 6 |
湖南大学 | 6 |
天津大学 | 5 |
吉林大学 | 5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重庆大学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1 |
中央民族大学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1 |
院校名称 | 人数 |
其他院校 | 196 |
郑州大学 | 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