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河北
我校 2022 届毕业生中,共有 494 人选择升学,升学比例为 15.08%。
我校2022届国内升学的毕业生中,有4.26%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习,有20.21%进入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习。
我校2022届毕业生国内升学的院校主要是河北金融学院(54人),其次是河北大学(31 人)、河北经贸大学(19人)、天津财经大学(18人)。
我校2022届出国(出境)留学的毕业生中有9.32%赴世界排名Top50院校留学深造,有4.24%赴世界排名Top51~100院校留学深造,有15.25%赴世界...
国有企业占据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一半以上。具体来说,半数以上毕业生在国 有企业就业(56.07%),其次是民营企业/个体(25.86%);毕业生主要就业于1000人以上用 人规模的大型企业(65.02%)。
我校金融科技学院、大数据科学学院、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的2022 届毕业生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比例(分别为78.57%、73.33%、71.19%、71.13%)较高,而管理学 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分别为44.68%、 42.11%...
我校作为金融特色院校,2022届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金融(银行/基金/证券/ 期货/理财)(51.02%)为主,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从事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7.01%)、 行政/后勤(6.29%)、保险(4.08%)、销售(3.91%)等。
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职业流向和各学院、各专业培养情况基本吻合。学院层面,保险与 财政学院毕业生的职业流向主要为银行柜员、保单管理人员、保险理赔人员;会计学院毕业生 的职业流向主要为银行柜员、会计、审计人员。专业层面,财务管理(会计学院)专业毕业生 的...
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优势凸显,以金融业(55.61%)为主,金融行业中,毕业生 主要就业于储蓄信用中介(25.79%)、其他金融投资业(11.93%);此外还包括政府及公共管 理(11.05%)、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4.21%)、教育业(3.68%)等。
学院层面,保险与财政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储蓄信用中介、保险机构、其他金融投资 业;会计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储蓄信用中介、会计/审计与税务服务业、其他金融投资业。 专业层面,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保险机构;精算学、财务管理(国际教育学...
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26%。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省内生源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77%,省外生源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0.15%。
我校2022届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学院是大数据科学学院(88.00%)、金融与投资学院(86.56%)、国际商务外语学院(84.77%),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学院是管理学院(70.45%)、法学院(76.34%)、国际教育学院(79.53%)。...
1.毕业生总人数
我校2022届总毕业生人数为3276人。
2.毕业生的性别结构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1092人,女生2184人。男生占比(33.33%)低于女生 (66.67%)。男女比例为1:2.
3.毕业生的生源结构
我校2022届毕业生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北,人数为2243人,占比为68.47%。
我校2022届毕业生分布在11个学院,其中规模较大的学院是会计学院、金融与投资学 院、保险与财政学院,规模较大的专业是会计学(会计学院)、金融学(金融与投资学院)、 保险学。...
就业稳定性以离职率为衡量,就业稳定性是反映毕业生踏入职场初期的稳定程度,我校 2022 届本科毕业生的离职率为 16%,毕业生初期就业较为稳定。
我校 2022 届离职率较低的学院是文学院(4%)、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7%)、教育学院(7%)、护理学院(9%)、电子信息工程学院(9%)、药学院(9%)。
我校2022届离职率较低的专业是会计学、财政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均为0%)。...
我校 2022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学院是中医学院、传媒与创意学院(均为 95%),其后依次为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别为 89%、87%、87%)。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是新闻学、通信工程(均为100%),其后依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学院)(均为95%)。...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2277人选择升学,升学比例为32.86%。
我校2022届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传媒与创意学院(84.18%)、化学与环境 科学学院(54.03%)、生态环境学院(50.00%)。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专业是环境工程(76.5%)、高分子材 料与工程(68.2%)、化学(60.9%),且在中国内地(大陆)升学的比例也较高 (分别为76.5%、65.9%、54.7%);在港澳台或国外升学比例较高的专业为广播电 视学(传媒与创意学院)(22.9%)、视觉传达设...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类主要为医疗保健/紧急救助(10.3%),其后依次是中小学教育(8.9%)、行政/后勤(7.9%)。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流向和各学院、各专业培养情况基本吻合,传 媒与创意学院毕业生主要为新媒体策划/编辑/运营人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 主要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厂操作人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电气技术人员、电 路绘图人员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预防医学(五 年制)专业毕业生主要为健康科学技术人员。...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是教育业(13.7%)、政府及公共管 理(12.9%)、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9.7%)。
学院专业层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发电/输电业、半导体和其 他电子元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法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司法/执法部门 (公检法)、中小学教育机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通信设备制造业,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药品和医药制造业。...
我校2022届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51.5%的人在河北就业,从就业区域来 看,毕业生在京津冀就业的比例为73.5%。从就业城市来看,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 城市为保定(17.7%)、北京(17.7%)、石家庄(10.1%)。
我校2022届多数学院、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河北,同时在北京、天津 就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2022年12月20日(本报告数据统计截止日期),河北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 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05%。截止12月31日,河北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 业去向落实率为93.09%。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以就业为主(56.19%),主要包括自由职业(21.49%)、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5.62%)、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0.23%);升学比例达到32.86%,其中国内升学为29.89%。
我校2022届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学院是建筑工程学院(97.79%)、护理学 院(95.67%)...
我校2022届本科总毕业生人数为6929人。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5个学院,其中规模较大的学院是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临床医学院。
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96个专业,其中规模较大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五年制)、土木工程、护理学等。...
从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以京津冀和东部就业为 主,中西部就业人数比例偏低。
2022毕业生工作所在地,19%在直辖市,18%在省会城市,28%在地级市,10%在县级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乡镇较少。
...
我院2022届毕业生共有2336人。总就业率为85.02%,其 中协议就业占24. 19%,合同就业12.03%,应征义务兵1.16%, 国家基层项目0.43%,地方基层项目1.28%,自主创业0.39%, 自由职业5.99%,其他录用形式就业33. 43%,升学6. 04%。待就业14.%,不就业拟升学3.41%,其他暂不就业1.03%。
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情况整体好于城镇毕业生,农村毕业生普遍能吃苦、踏实稳定,就业期望值适中,适合企业用人的需求。...
我院2022届毕业生共有22个专业2336人。
2022届毕业生共有2336人,均为本科。男生1426人,占61. 04%;女生 910 人,占 38.95%。
2022届毕业生共22专业,以工学类专业为主,人数占72. 98%,文学类专业(英语)68人,管理学类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436人,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127 人。...
就业行业分布:2022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院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了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
性别构成:不同行业环境及工作岗位设置特点的不同,性别差异明显;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以男生为主,教育等行业以女生为主。
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呈多元化,涵盖了其他企业、其他、国有企业等类型单位;其中其他企业占比相对较高(58.85%),其他次之(28.84%)。这一构成也与我国近年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及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民营企业、第三...
就业地区分布: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涵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以河北省内就业为主,所占比例为55.88%,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5.39%)、广东省(3.27%)、天津市(2.94%)这些产业改革较快、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中西部就业地区分布:学院2022届毕业生选择在中部地区就业共44人,占比为33.59%;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共87人,占比为66.41%。
省内就业城市分布:省内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秦皇岛市(18.42%)、石...
总体及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率:截止到2022年12月18日,学院2022届毕业生1340人,其中1312人顺利就业,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91%。从不同专业大类来看,财经商贸大类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为100.00%,比本校毕业生平均水平高2.09个百分点。
特殊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工作中,学院灵活把握特殊群体毕业生特点,分类指导,熟悉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政策,积极帮助各类群体就业,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如下图所示,学院2022届毕业生中,民族为少数民族的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
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1340人,其中男生5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1.19%;女生78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8.81%。
学院2022届毕业生涵盖了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文化艺术大类等10种专业大类。
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分布在20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最多(125人,占比9.33%),其次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120人,占比8.96%)。从性别构成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女生人数较多。...
就业行业分布:2022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院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
性别构成:不同行业环境及工作岗位设置特点的不同,性别差异明显;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以男生为主,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以女生为主。...
就业地区分布: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涵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以河北省内就业为主,所占比例为56.20%,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12.96%)、江苏省(3.14%)、浙江省(2.23%)这些产业改革较快、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中西部就业地区分布:学院2022届毕业生选择在中部地区就业共130人,占比为41.80%;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共181人,占比为58.20%。
省内就业城市分布:省内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石家庄市(21.62%...
总体及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率:截止到2022年12月18日,学院2022届毕业生2343人,其中2212人顺利就业,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41%。从不同专业大类来看,电子信息大类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为97.88%,比本校毕业生平均水平高3.47个百分点。
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截止到2022年12月18日,2022届毕业生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84.31%及以上;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99.58%,实现了充分就业。
特殊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工作中,学院灵活把握特殊群...
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2343人,其中男生119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1.17%;女生114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8.83%。
学院2022届毕业生涵盖了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等6种专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