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省份:学校2022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省内就业(84.7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江苏省(3.44%)和上海市(3.30%)。
1针对毕业去向为协议和合同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进一步统计分析其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就业 行业及就业职业分布。
中西部就业情况:学校2022届毕业生选择在中部地区就业共2437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85.63%;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共27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 0.95%。
表1- 9 2022届毕业生中西部就业情况分布
地区类型 | 就业地区 | 人数 | 比例 |
中西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2437 | 85.63% |
西部地区 | 27 | 0.95% | |
其他地区 | 东北地区 | 1 | 0.04% |
其他地区 | 381 | 13.39% | |
总计 | - | 2846 | 100.00% |
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分布: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到“一带一路”建设区域 就业的有249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8.75%;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就业的有 3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1.19%;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就业的有2724人, 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95.71%;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就业的有26人,占就业 总人数的比例为0.91%。
表1- 10 2022届毕业生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就业情况分布
就业区域 | 省市 | 人数 | 比例 |
“一带一路”建设区域 | 上海市 | 94 | 3.30% |
浙江省 | 92 | 3.23% | |
广东省 | 27 | 0.95% | |
福建省 | 18 | 0.63% | |
陕西省 | 6 | 0.21% | |
海南省 | 3 | 0.11% | |
云南省 | 2 | 0.07%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 | 0.07% | |
内蒙古自治区 | 2 | 0.07%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 | 0.07% | |
黑龙江省 | 1 | 0.04% | |
其他区域 | - | 2597 | 91.25% |
合计 | - | 2846 | 100.00% |
表1- 11 2022届毕业生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就业情况分布
就业区域 | 省市 | 人数 | 比例 |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 | 河北省 | 7 | 0.25% |
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 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 浙江省、海南省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就业区域 | 省市 | 人数 | 比例 |
天津市 | 12 | 0.42% | |
北京市 | 15 | 0.53% | |
其他地区 | - | 2812 | 98.81% |
合计 | - | 2846 | 100.00% |
表1- 12 2022届毕业生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就业情况分布
就业区域 | 省市 | 人数 | 比例 |
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 | 贵州省 | 4 | 0.14% |
湖南省 | 7 | 0.25% | |
湖北省 | 8 | 0.28% | |
浙江省 | 92 | 3.23% | |
江西省 | 2 | 0.07% | |
江苏省 | 98 | 3.44% | |
安徽省 | 2411 | 84.72% | |
四川省 | 9 | 0.32% | |
云南省 | 2 | 0.07% | |
上海市 | 91 | 3.20% | |
其他地区 | - | 122 | 4.29% |
合计 | - | 2846 | 100.00% |
表1- 13 2022届毕业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就业情况分布
就业区域 | 省市 | 人数 | 比例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 | 广东省 | 26 | 0.91% |
其他地区 | - | 2820 | 99.09% |
合计 | - | 2846 | 100.00% |
数据来源: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