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举措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一把 手”工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就业指导, 强化就 业优质服务, 大力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 业平台,得到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6.1 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筑牢就业工作的保障线

  学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 认真落实就业 工作“一把手”工程,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健 全督导和考核机制,及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 施方案, 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推进会,压实责任, 狠抓落 实。同时,学院以 “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和 “百日冲刺”系列活 动为契机,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 确保毕业生去向 落实率不降低、专业对口率不降低、就业质量不降低。

  6.2 以校企携手促就业,夯实就业基地建设

  学院力求在培养模式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夯实就业根基。学院先后投入 8500 万元,建设近 4 万平米的实训楼和“双创中心”基地,大力开展引企入校工作。学院先后与科大讯飞公司、中国声谷、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安徽昊方机电有限公司等优质、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在校内建立了华苏学院、讯飞学院、协创数字技术产业学院等企业学院,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根据专业与企业特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双主体教学模式。软件学院与科大讯飞合作开展“1.5+1.5双主体”模式, 采取前 1.5 年在学院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后 1.5年在合作企业动手做项目;电子、机电、智能制造等专业的二年级学生,通过校内“企业学院”的岗位实习,学生立足岗位实践,提升技能素质, 较快融入就业岗位,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以此来带动毕业生尽早就业、尽快就业、稳定就业。

  6.3 以线上线下平台建设为抓手,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学院遴选了 130 多家优质企业,搭建校企人才供需平台。先后举办了 “校企合作企业”专场宣讲会 100 余场次, 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面对面对话,促进了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学院组织的网上

  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数 18687 个, 岗位数达毕业生人数的 5 倍多。岗位涉及先进制造、信息工程、商务贸易等行业,涵盖了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 确保了学生专业对口率。学院以智慧平台建设为载体,抓好高质量就业。持续链接好、使用好 24365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省教育厅毕业 生就业信息网,新建了学院网络招聘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全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的线上招聘服务。同时充分发挥电子产业优势,主 动对接省属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建共享。

  6.4 构建“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积极探索构建了 “第一 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创业教育与社团建设相结合、学校与政 府企业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学院积极组织教 师参加职业规划教学课程比赛, 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 大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和职业规划 意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6.5 实行毕业生“一对一帮扶工程”, 做好跟踪服务

  学院建立了 “一对一帮扶”工程,从顶岗实习起, 即建立责 任制,安排岗位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建立 QQ群、微信群等方式联 系跟踪服务, 主动了解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要求、主动帮助毕业生 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主动协助办理就业手续。同时, 学院通 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求职技巧、视频面试等就业指导形式, 先后邀请了“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 者、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安徽省最美青工获得者等先进典型, 为 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提升学生就业技能, 增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

  6.6 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培养体系

  学院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优化专业结构,以市场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新增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集成电路技术、跨 境电子商务4个专业。学院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列明美育、劳动 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清单。深化产教融合, 落实工学交替实施细 节。理顺课程体系支撑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同 完成 30 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基本形成多专业协 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同时, 学院开展“课程建设质量年” 活动,推动课程建设。近年来, 学院先后有 17 项省级质量工程课 程类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优秀课程建设的示范效应,提升了课程 建设质量,也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勤学驿站(城市与大学)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hd/anhui/1470.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