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华东理工大学2022年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举措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举措

  2022 年, 华东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就业 工作, 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和推进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面对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疫情带来 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闭环管理期间校园招聘节奏放缓的严峻

  就业态势,学校预先研判,周密部署, 全力应对疫情冲击,在抓好 疫情防控、打好“大上海保卫战” 的同时,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 克难促就业, 努力做到岗位不减少、指导不断线、服务不打烊、效 果不打折,促进毕业生顺利毕业、尽快就业。 一年来,学校在全天 候就业市场拓展与供需对接、全过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全方 位就业工作主体联动、全覆盖就业重点群体帮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 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1. “面对面”促合作,积极开展访企拓岗行动

  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 “校领导靠 前指挥、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各学院狠抓落实、一线工作队伍 主动作为” 的工作机制,搭建“校级统筹、院级为主、全员参与” 的就业工作格局。一是突出顶层设计 ,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多次组织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院 院长工作会等 ,参加教育部、上海市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 专题 研究分析就业形势, 系统谋划部署就业工作 ,带头开展区域性、行 业性访企拓岗行动。二是主动拓宽市场 ,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 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先后 举办了 18 场分行业、分区域的访企拓岗主题活动,与 763 家企业 进行了“云端”或实地的“面对面”合作交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带队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 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 位,深入开展社会需求调查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走访了万 华化学、国药控股、中国中化、 新和成、华虹集团、龙盛集团等一大批就业引导重点单位 。三是强调协同育人,学校发起建立了上海 “西南五校”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 “五个新城”校地- 校企协作平台,牵头成立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盟校企协同 委员会,进一步畅通了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沟通-协同 -反馈”机制。

  2. “实打实”送岗位 ,全力开拓线上线下市场

  学校顺应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新要求 ,打造校园就业 市场的新样态,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 打破传统校园招聘的时空限 制,实现了就业岗位供给量的逆势上扬 。一是及时切换工作阵地 , 发布《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就业工作 安排,邀请用人单位通过线上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等方式开 展校园招聘, 搭建全天候多平台的“云市场”;对接上海 16 个区的 人社部门,逐个举办各区“云招聘”进学校活动 。二是全力保障岗 位供给,全年面向 2022 届毕业生举办 368 场招聘活动,其中专场 宣讲会 315 场(含线上宣讲会 94 场),校园招聘会 53 场(含线上 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会 43 场),并积极参与教育部“24365 校园招聘服务”专场招聘活动, 确保了岗位信息的不间断供应 。三 是不断提高信息传递和利用效率,全年通过就业信息网累计发布各 类求职、讲座信息 1 万余条,通过“华理就业领航号”微信公众号 发布信息 2400 余条,点击浏览量超过 400 万;建立“校企直推” 工作机制,与上汽集团、上海隧道、宁波银行、中国电信等 50 家 单位建立校企直推渠道,累计推荐毕业生超过 600 人次,最终成功录用比例近 40%;根据学生不同学历、不同职业发展意向建立 12 个微信大群,覆盖全部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 即时发布岗位需求, 实现从用人端到求职端的高效精准对接。

  3. “手把手”传经验 ,定向培养职业发展能力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科学规划设计校院两级 就业指导服务活动计划, 围绕生涯规划力和职业胜任力两大重点设 计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服务项目。 一是坚持“以点带面”,举办“行业 人士聊就业”“华理职播间”“带你玩转求职季”等系列活动 30 余 场,邀请资深行业专家、毕业校友、应届已签约毕业生做客直播间, 分享交流职业发展的心得体会,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择 业观,提升职业定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活动累计吸引学生 1500 余人次参加; 校园网“就业先锋”栏目定期推送毕业生求职故事, 在宣传就业典型人物的同时拓宽在校生职业发展视野。二是坚持“以 面促点”,通过团体辅导讲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组织开展“春雷 行动”线上求职训练营,进行简历精修和模拟网申、面试实战演练; 与校党委统战部合作举办求职应聘专题“石榴籽工作坊”,指导少数 民族毕业生掌握应聘技巧,把握求职先机;举办“星火计划”训练 营,帮助重点群体毕业生掌握应聘技巧, 定向提升“准毕业生”领 导力、沟通力、应变力、复原力等竞争软实力。 三是坚持“以点对 点”,加强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化指导,持续推出 “职涯问道”职业咨 询活动, 开放线上、线下多渠道预约,每周固定时段帮助同学们解 决职业规划、就业决策、技能提升等具体生涯发展困惑, 全学年接待本、研学生咨询 180 余案。

  4. “肩并肩”聚资源,有效推进多方主体联动

  学校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整体规 划和重大事项清单, 持续巩固和发展校院两级管理、全员参与就业 工作的局面 。一是强化校院联动,完善多部门协同机制, 压紧压实 各单位就业工作任务;成立“云端”就业工作组, 就业指导服务中 心专职工作人员每人对口联系 3~4 个学院,分别召开毕业班辅导员、 导师就业培训会、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等,把就业工作细化到专业、 具体到班级 。二是强化校企联动,充分发挥学院资源优势,推出各 具特色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云讲堂”,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 者、行业领军人物以及企业负责人等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建立长 效稳定的校企、院企合作机制。三是强化朋辈联动 ,密集开展精准 滴灌似的就业经验分享会,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和职业发展类学生社 团作用,组建“一帮一”就业互助小组, 引导毕业生在相互交流学 习中提升自我。根据对 2022 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 毕业生对学校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 98.45%,对学院就业指导 服务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 98.52%,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5. “心贴心”稳就业 ,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2022 年上半年,学校全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强化使命担当,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就业服务,突出就业育人,全 力打好疫情下的“稳就业”攻坚战 。一是规范化运行 “云就业”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由“面对面”切换为“网对网”,制订发布“毕 业生就业手续线上办理指南”,指导毕业生远程办理签约等各项业务, 安排专人线上接收就业材料并按时处理反馈,使就业手续办理更加 方便快捷,更贴近毕业生需求。二是常态化实施就业状况网上调查 , 定期摸排、动态更新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进展和意向 ,安排专业咨询 师进行“一对一”职业咨询和就业难点 “会诊”,有针对性地开展就 业指导和服务。2022 年 7 月, 学校还举办了“2022 届毕业生离校 未就业专场招聘会”,邀请 878 家用人单位提供 4023 个招聘职位, 解决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燃眉之急,真正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 不断线”。三是精细化开展困难群体帮扶工作,面向低收入家庭、少 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推出助力行动,根据毕业生学业困 难、家庭经济困难以及能力欠缺、信心不足等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 地提供学业辅导、求职补贴、能力拓展、心理赋能、生涯规划指导、 政策帮扶、 岗位推荐等帮扶举措 ,从而有效帮助毕业生明确目标、重塑信心、提升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勤学驿站(城市与大学)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hd/sh/1623.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