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贡献度体现了毕业生落实毕业去向的地区、行业、职业和就业单位, 从而呈现毕业生毕业后的分布情况, 也能体现出各省(市、区) 和省(市、区) 内各地区对 人才的吸引力。对中西部地区就业情况和基层就业情况的分析也能体现学校引导毕业生就业的成效。
(一)就业地区
就业省份:学校 2022 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重庆市内就业(81.86%),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市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北京市”(5.74%) 、“四川省”(4.48%)。
市内就业城市:在重庆市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永川区”(17.87%),其次是“合川区”(12.46%) 、沙坪坝区(10.14%) 。
生源地与就业地域交叉分析:重庆市内生源中,87.76%选择留在市内就业; 60.23%的市外生源选择在市内就业, 17.21%的市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
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的原因:2022 届毕业生选择在就业地的原因主要是“在当地 碰巧找到理想工作”,占比为 42. 19%;其次是“其他”,占比为 27.58%。
(二)就业行业
学校 2022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52.00%)、“批发和零售业”(32.55%); 这一行业流向与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
(三)就业职业
学校 2022 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06%);其次为“其他人员”(40.55%)。
(四)就业单位
学校 2022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71.46%) ;其次为“医疗卫生单位”(19.46%)。
(五)基层就业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2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分析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可以有效掌握国家政策引导和学校就业指导对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
学校 2022 届毕业生基层就业主要流向部队,共 19 人, 占比为 0.34%。
表1-52022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分布
是否基层就业 | 细分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国际基层项目 |
应征义务兵 | 19 | 0.34% |
西部计划 | 7 | 0. 13% | |
三支一扶 | 4 | 0.07% | |
地方基层项目 | 其他地方基层 | 1 | 0.02% |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六)医药卫生与非医药卫生大类的社会贡献度
地区流向方面, 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和非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均以市内就业为主。
行业流向方面,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57.23%),非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行业布局较为多元,主要流向了“批发和零售业”(74.57%)、“卫生和社会工作” (18. 10%)及“制造业” (1.72%)。
职业流向方面,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77%),非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则主要流向了“其他人员” (77.97%)。
单位流向方面, 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其他企业” (67. 17%) ,非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则主要流向了“其他企业” (95.25%)。
表1-62022届医药卫生与非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社会贡献度
医学毕业生 | 非医学毕业生 | |
地区流向 |
“重庆市”(81.30%) “北京市”(6.52%) “四川省”(4.64%) “上海市”(2.04%) |
“重庆市”(85.73%) “四川省”(3.76%) “上海市”(3.24%) “江苏省”(1.95%) |
行业流向 |
“卫生和社会工作”(57.23%) “批发和零售业”(25.51%) “军队”(9.5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4%) |
“批发和零售业”(74.57%) “卫生和社会工作”(18. 10%) “制造业”(1.7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9%) |
职业流向 |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77%) “其他人员”(34.72%) “军人”(9.03%) |
“其他人员”(77.97%)“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01%)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30%) |
单位流向 |
“其他企业”(67. 17%) “医疗卫生单位”(22.81%) “部队”(9.02%) “三资企业”(0.31%) “中初教育单位”(0.25%) |
“其他企业”(95.25%) “医疗卫生单位”(3.67%) “国有企业”(0.65%) “科研设计单位”(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