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围绕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 进一步优化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人才培养路径,健全系统化学生职业发展和学业指导体系,促进专业职业认知教育端口前移,帮助学生做好专业与职业定位,制定职业发展计划,落实就业行动方向。学校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鼓励引导毕业生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建功立业。
1.本科生到境内外名校深造,升学质量持续提升
学校 2022 届本科毕业生有 1827 人在海内外高校、院所继续深造, 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45.09%,继续深造比例与 2021 年 (45.21%)基本持平。其中,1486 人在境内升学深造,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 36.67%,比 2021 年增加 0.57 个百分点,本科生境内升学比例自 2012 年以来连续 11 年增长。境内升学本科生中,本校升学读研 797 人, 境内其他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升学读研689 人,分别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19.67%和 17.00%。从升学高校类型来看, 1407 人就读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本科毕业 生总数的 34.72% ,较 2021 年增幅为 0.31%。
2022 届本科毕业生中 341 人出境深造,出境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8.42%,比 2021 年减少 0.69 个百分点。在出境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中,179 人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 前 100位的境外大学就读, 占出境深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 52.49%,较2021年上升 8.82 个百分点,显示毕业生境外留学院校层次继续提 升。接收 2022 届本科毕业生较多的境外知名大学数据如表 3 所示。各学院本科生境内外升学深造比例详见表 4,其中中德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升学深造总比例超过 50%。
表3接收2022届本科毕业生较多的境外知名大学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地区 | 本科生升学深造人数 |
1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25 |
2 | 华威大学 | 英国 | 16 |
3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14 |
4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 | 13 |
5 | 爱丁堡大学 | 英国 | 12 |
6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12 |
7 | 曼彻斯特大学 | 英国 | 12 |
8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德国 | 11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地区 | 本科生升学深造人数 |
9 |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香港 | 10 |
10 | 香港科技大学 | 中国香港 | 9 |
11 | 香港城市大学 | 中国香港 | 7 |
12 | 格拉斯哥大学 | 英国 | 6 |
13 | 利兹大学 | 英国 | 6 |
14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6 |
15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5 |
16 | 比勒费尔德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 | 德国 | 5 |
17 | 南安普顿大学 | 英国 | 5 |
18 | 纽约大学 | 美国 | 5 |
19 | 香港理工大学 | 中国香港 | 5 |
20 | 南安普顿大学 | 英国 | 5 |
21 | 东京工业大学 | 日本 | 4 |
22 | 杜克大学 | 美国 | 4 |
23 |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 美国 | 4 |
24 | 卡内基 ·梅隆大学 | 美国 | 4 |
25 | 鲁汶大学 | 比利时 | 4 |
26 | 谢菲尔德大学 | 英国 | 4 |
表4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情况
序号 | 学院名称 | 境内升学比例 | 境外升学比例 | 升学深造总比例 |
1 | 化工学院 | 47. 19% | 6.36% | 53.55% |
2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45.77% | 5.38% | 51. 15% |
3 | 生物工程学院 | 49.69% | 2.48% | 52. 17% |
4 | 药学院 | 45.67% | 3.37% | 49.04%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51.95% | 6.01% | 57.96% |
序号 | 学院名称 | 境内升学比例 | 境外升学比例 | 升学深造总比例 |
6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6.66% | 5.86% | 42.52% |
7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6.56% | 6.04% | 42.60% |
8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45.54% | 2.48% | 48.02% |
9 | 数学学院 | 31.87% | 8.79% | 40.66% |
10 | 物理学院 | 42.35% | 7.06% | 49.41% |
11 | 商学院 | 22. 16% | 13.74% | 35.90% |
12 |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34.04% | 6.38% | 40.42% |
13 |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 20.00% | 10.77% | 30.77% |
14 | 外国语学院 | 16.48% | 20.88% | 37.36% |
15 | 法学院 | 25.42% | 1.69% | 27. 11% |
16 | 体育学院 | 28.95% | 10.53% | 39.48% |
17 | 中德工学院 | 4.82% | 57.83% | 62.65% |
全校平均 | 36.67% | 8.42% | 4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