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进典型引领,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
学校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宣传优势, 向毕业生推送 “西部计划”“参军入伍”“社区工作者”等基层项目招聘通知, 在学 校营造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引导毕业生参加,服务国家需求, 到西部、基层、边远艰苦地区就业。 学校加强就业创业优秀典型宣传 工作, 以优秀校友为学习榜样, 加强宣传, 教育引导, 强化青年人的 责任担当,鼓励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到基层、到西部、到中小微企业 就业, 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举办应聘教师专 题线上培训, 引导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应聘乡村教师, 补充基层教师 队伍。 我校有 4 名毕业生到农村担任乡村教师。举办乡村振兴协理员 备考与入职体验讲座、西部志愿者、各省市“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以 及选调生等系列政策宣传,2022 届毕业生有 7 名毕业生到西藏、新 疆支教或志愿服务,有 2 名毕业生任乡村振兴协理员。 学校注重宣传 方式、宣传内容等方面创新,一方面丰富宣传方式,在制作海报、发 放宣传手册等传统宣传媒介基础上, 加大使用新媒体、 自媒体进行就 业创业宣传; 一方面丰富宣传内容, 报道学生就业创业事迹、学生获 奖事迹、校友成功案例、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事迹等, 树榜样、立标杆、 学先进。比如推选近年我校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涌现出的部分典型 代表, 讲述他们的就业创业实践之路。开展创业校友案例访谈, 树立 成功校友典型; 遴选推荐优秀大学生申报市级“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 的模样”大学生就业人物事迹、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百场宣讲活动等市级典型人物等,我校有 3 名毕业生入选北京市高校毕 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人物。
(2)精准征集意愿,号召毕业生参军报国
学校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多次召开征 兵工作动员会和工作部署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利用班会、 讲座、网络会议等多媒体手段营造“参军入伍 无上光荣”的氛围。 让每位在校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征兵相关政策。激发同学们参军报国的 热情。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 回信和勉励语精神,通过北服学生处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大学生入伍 相关政策、报名流程、常见问题答疑等方面内容, 专题推送《致北服 学生的一封信》和《致北服毕业生的一封信》等。发放应征入伍宣传 单, 播放征兵宣传片, 邀请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宣讲, 就学生们 所关心的学费减免补偿、转专业,考研考公、提干,自主就业等问题 进行现场解答, 让有意愿入伍的同学没有后顾之忧, 精准征集有志青 年携笔从戎,报效祖国。
6.优化生态环境,培育创业成果落地
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 凝心 聚力、高位推动,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 坚持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 养、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优化、创新创业保障体系搭建等方面深耕细作, 纵深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展开, 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新动能,不断推动学 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1)多措并举,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汇聚资源共助创新创业教育。纵深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劳动教育相融合,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突出 实用化、规模化,通过实施教学、实践、孵化、保障“四大工程”, 探索“3+2+2+2+2”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即“课堂教学+主题活动+项 目申报”3 环节打通创业认知,“参展+参赛”2渠道提升创业技能, “校 内孵化+市级孵化”2 孵化助推成果转化,“树典型+创企业”2 手段实 现企业成长,“聘导师+进校招”2 反哺双创教育教学, 完成学校双创 人才培养闭环,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带动就业。一 是双创教育进课堂,培养创新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研究“对课程分 类, 对学生分层, 对成果分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平台课 +特色课+实践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类选修课、专创结合课、 以教为辅的实践课。二是建立常态化双创咨询平台。以团体辅导为主 线,配套“一对一”深度指导、专项辅导,为创业团队提供立体式、 全方位智力支持。同时链接北京市、各区创业园区资源,升级打造“学 工队伍+专业教师+创业专家+企业导师+校友团队”北服特色的“专精 特新”导师团,助推学生精益创业。三是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创业方向选择。组织学生参加 公益创业项目、互联网+红旅项目等,注重时尚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 合,在思政实践的大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干精神,挖掘北服“时 尚红”的红色基因。
内外同助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有效整合校、 地、企各方资源, 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 资本对接等支持平台,助 推创业项目落地。结合新形态,通过线上讲解、线上转园区、线上推 介会的方式,组织空中调研企业、孵化器、产业园等创业实践活动, 帮助同学们了解产业, 对接资源。组织百余名同学参加北京市朝阳区 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课”、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在产品创新 与成果转化、科技项目成长帮扶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联合北京高校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北 京股权交易中心等政企部门举办系列线上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加 “高精尖产业资金政策宣讲”“北京市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宣讲”“科技 贷款贴息普惠政策讲座”等高级别培训、论坛。帮助学生掌握创业资 源, 规避创业风险,增强创业信心。组织教师开展与北京股权交易中 心双创座谈, 双方依托各自的特色优势针对创业团队孵化培育、实践 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板孵化等重点问题深入交流。
分类施策加大创新创业培训。 针对不同学段、 不同专业、不同 类型的学生, 学校因材施教、分类施策,建设学校双创六大智慧品 牌培训模块,全力下沉拓展校、院、班三级培训载体,开展训练项 目、 专题讲座、座谈分享、训练营等双创教育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 精准、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指导。针对低年级学生,加强创新创业 认知和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培训,通过开设创新思维与设计训练营、 孵化器众创空间调研、工作坊、火种节等培训活动, 增强学生的创 新创业意识, 构建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体系。针对高年级学生,加大 实习实训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创业实战训练营、创业游学、校友分享会、专题讲座、企业家领袖年会、大创板入板等实践类培训活 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项目落地 转化。同时,针对本研全学段师生,邀请政府及双创导师进行创新 创业政策实时解读、经验分享、思想交流、实践指导, 潜移默化中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